混凝土测温管是在混凝土浇筑时埋在混凝土中的测温用的管子。可用钢管或塑料管制作,底部要封闭,管口也要塞住,防止混凝土进入。长度按需要测的部位而定。使用时,打开管口将温度计吊人管底,进行测温。
***用棒式温度计进行测温,在各测温点设置孔洞,为在混凝土中形成测温孔,可用PVC管,直径10~15_,底部封闭,上口敞开,长度根据结构不同而设。也可用10~12钢筋短棒,浇筑于混凝土中,在混凝土终凝后拨出。
④使用普通玻璃温度计测温,测温管上端应用软木塞封堵,只允许放置或取出温度计时打开。温度计应系线绳垂吊至管底,停留不少于3min后取出迅速查看。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每5~15m布置一点,测温孔用∮48薄壁钢管底端封死,上口用木塞塞住,管内灌水,伸出底板100mm左右。分上中下三层埋设,一般为板中、距底板300、距板面300mm。
比较常用的是:***用建筑电子测温仪(JDC-2)配合预埋测温导线进行测温。具体操作如下:混凝土浇捣前测出各测温探头的初始温度值,并作好记录。混凝土浇捣前测出大气温度及入模混凝土温度并作好记录。
平面形状中心。2)中心对应的侧边及容易散发热量的拐角处。3)主风向部位。总之测温点的位置应选择在温度变化大,容易散热、受环境温度影响大,绝热温升最大和产生收缩拉应力最大的地方。
测温孔应为板厚的1/2;留置在测温孔内不少于3min。全部测温孔均应编号,并绘制布置图。测温孔应为板厚的1/2,测温时,测温仪表应***取与外界气温隔离措施,并留置在测温孔内不少于3min。
国标说按照轴线均匀布置,且不应少于4个点。我理解的可以这么布置:每个测点三个孔,一个距离顶面5cm,一个距离底面5cm,一个在正中。
使用防冻剂:防冻剂可以大幅度降低拌合水的冰点,防止在塑性状态和早期混凝土内部水分结冰膨胀,冻伤混凝土。防冻剂对混凝土强度性能没有明显危害,但有些防冻剂含尿素,混凝土会长期释放氨味,需要特别注意。
暖棚法:对于地下结构工程和混凝土量比较集中的结构工程,使用暖棚法是比较适宜的,在需养护的混凝土周围搭设一个棚子,可以依靠火炉或电取暖,使混凝土在温暖的环境中逐渐硬化,达到设计的强度要求。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按要求做好保温工作并根据预先埋设的测温管,做好养护期间的测温记录。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做好防风、防失水,对边角部位的保温层厚度,要增大到面部外的2-3倍。
测温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开始进行,测温频率按持续28天考虑。
对模板外和混凝土表面覆盖的保温层,不***用潮湿状态的材料。对刚浇筑完的混凝土进行保温时,先在混凝土表面铺一层塑料布后,再铺盖保温材料。对结构易冻部位要增加保温覆盖。混凝土在养护期要防风防失水。
对于孔洞,可在混凝土表面***用施工缝的处理方法。将孔洞处不密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石子剔除,并将洞边凿成斜面,以避免死角;然后,用水冲洗或用钢丝刷刷清表面,充分润湿72h后,浇筑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
混凝土表面处理。将孔洞周围松散混凝土凿除,剔除浮动石子,检查凿除后砼表面是否密实,有无明显空隙。如有空隙也应凿除,并用水冲洗干净。在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处涂刷一层水泥浆,以便更好的加强新旧混凝土面粘结。
对混凝土孔洞的处理,应经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修补或补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dptfc.com/post/11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