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码相机 > 正文

徕卡数码相机为什么这么贵,徕卡数码相机为什么这么贵啊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徕卡数码相机什么这么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徕卡数码相机为什么这么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徕卡的画质好吗,为什么那么贵呢?
  2. 哈苏相机为什么那么贵?
  3. 相机镜头为何这么贵,是产量原因?还是制造工艺复杂?
  4. 为什么华为的旗舰手机必用徕卡镜头?

徕卡的画质好吗,为什么那么贵呢?

楼上说的很多,其实没说出徕卡贵的真正原因。

传感器大那不能说明问题,大传感器的也就S2一款,要22万,自不必说。而小传感器的动辄也是几万啊……

徕卡数码相机为什么这么贵,徕卡数码相机为什么这么贵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徕卡虽然材料用的是比较足,但是材料费也不至于差这么多的。

首先是劳动力价格问题。徕卡的高端机都是德国本国生成的,而相对来说日本的相机厂商都在劳动力低廉的国家开厂,如中国泰国、马来西亚……德国人的工资比中国人高多少?德国蓝领的工资比他们的白领都高,比中国的工人高几十倍吧。而且德国工人的人数少,***期多,工作时间短。所以德国相机成本高产量低,价格当然就上去了。

其次是制作理念问题。德国人要求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无论你是否看得到,是否用得上,都做得毫不妥协……在日本人看来这完全是浪费成本,所以日本相机在不必要精细的地方也就混混过去了,成本自然也就降低了。这可以说是德国人做生意做不赢日本人,但人家民族性格如此,也无话可说。

徕卡数码相机为什么这么贵,徕卡数码相机为什么这么贵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后是品牌效应问题。徕卡之于相机,相当于劳斯莱斯之于汽车;范思哲之于服装;香奈儿之于香水……反正基本上就是一个奢侈品牌。一旦成了奢侈品,性价比也就没啥意义可言了,定多少价也就没啥理性成分在内啦。

哈苏相机为什么那么贵?

哈苏是瑞典品牌,股权多次买卖变更,后来归我国香港石利洛。停产的胶片机原来是不贵的,正常成色的503CW套机二手市场也就18000左右,最普遍的配套头CFE80不过3000甚至更低。前几年周杰伦的一个MTV里男主使用了这款,好了,503CW飙升到28000以上,标头最疯狂,要15000左右。于是货主观望保货,以致价格坚挺至今。哈苏数码相机主要是前期研发投入高,H系列已经发展了多代高端专业中幅套机,新机一般在60000以上。

哈苏相机为什么那么贵?

徕卡数码相机为什么这么贵,徕卡数码相机为什么这么贵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二十年前买过哈苏中画幅503CW胶片机。因其正方型构图而特别,拍出来作品质素高,效果好。

哈苏相机是配定焦镜头,我配置了三个定焦镜,因定焦镜拍出的作品比变焦镜质素高。

哈苏相机产于瑞典,是世界上经久最老牌相机。经典相机具有永恒价值。

所以,哈苏相机很贵,值得购买和收藏。

资本家炒高垄断技术吧,现在的数码相机可以叫它寿终正寝了,哦是智能手机,人手一部才有社会价值贡献,现在见到有人拿着一部怪相机戴着劳力士表的人就觉得老土搅笑,更不用说见到一个样貌普通的人开着一部法啦利嘭喱啪郎扰人更恶俗搞笑的,人类的烂夸耀虚荣心。

哈苏相机昂贵是因为其***用了中画幅传感器,传感器越大,成本就越高,甚至是翻倍的高,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相机传感器的大小对比

一般来说,我们现在听到的最多的就是全画幅相机,而全画幅的尺寸是24mm x 36mm,这个大小和我们原来用过的胶卷的一张是同样大小的,而中画幅的尺寸要比这个大很多。

看图来说,我们一般用的入门单反相机都是***的部分,叫APS-C画幅,这个画幅的优势就是成本比较低,但是画质还不错(传感器越大,画质越好)。算是一个成本和画质都均衡的尺寸。绿色部分是代表这全画幅尺寸,使用全画幅尺寸的相机一般都是万元以上了,全画幅算是一个标准,以为以前的胶卷相机都是全画幅的尺寸,改成数码以后,就以这个为基准。全画幅的成本也控制在小几万,是大家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目前的全画幅相机还有继续进步的空间,成本、带宽、计算也能保证,因为很多场合需要用到高速连拍,传感器再大,相机处理器跟不上,就会连拍卡壳。

粉色传感器就比全画幅更大了,这个部分可以看作是中画幅领域的APS-C,你看起来尺寸没有大太多,但是成本、图像计算已经翻倍了,因此,中画幅相机的连拍一般都不高,甚至用不到连拍,机身也比传统的全画幅相机要大很多,但是,中画幅相机的画质却大幅度优于全画幅相机,像素上也可以大幅度增加,比如到6000万都是轻轻松松,但是全画幅相机如佳能5DS也到了5000万像素,哈苏也有5000万像素的产品,但是两者的画质一对比,佳能完败。

最后的蓝色就是目前中画幅相机领域最大的,你可以看到比全画幅尺寸又大了好多,这个领域目前代表相机就是哈苏和飞思,像素数可达1亿,因此,需要处理数据非常大,但是一亿像素并没有到头,马上就会推出更高像素的相机。但是像素再高,对快门速度的要求就越高,容易拍虚,因此相机厂商还在找这个平衡

中画幅相机的价格主要就贵在传感器上,飞思的一亿像素相机都是30万+,加上镜头就更贵了。

我手头没有哈苏相机的样片,但是有飞思相机的样片,分享给各位。

相机镜头为何这么贵,是产量原因?还是制造工艺复杂?

都是,也都不是。

我赞同赵嘉的观点,镜头,就是一个“光线计算器”。

看起来并不复杂的镜头,其实是艺术灵感与工程技术的完美结合。

首先把中国排除在外,仅比较德国与日本的差异。光学行业,德国可能是很多人听说过,但却根本不了解的,先说日本吧。

日本的光学行业,基本上是学习国产业最成功的国家,应该没有之一。长话短说,不管是[_a***_]还是佳能,它们的高端镜头,里面会使用所谓的特殊光学玻璃,可能爱好摄影的人,没人不知道吧?

这其实就是材料科学,属基础,如果你没有完整的光学玻璃产业链,你怎么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镜头?

而德国人的玻璃产业链呢?可以说,在高端运用上,全地球无敌。

1. 适用人群小,研发投入高,导致企业盈利只能靠对应部分人群。

2.技术门槛高,专利多且握在几家手中,***企业难以进入。。。

3.由于不是大规模需求,对应产业上下游链路都不能百花齐放,所有的链路都需要存活且盈利,竞争更少。。

相机镜头真的都很贵吗?这得看什么样的了,比如很多手动镜头都比较便宜!比如国产的镜头都比较便宜的!决定这个镜头贵不贵的因素也是比较多的!但总得来说还是成本来决定的!研发一个新镜头,尤其是创新新的结构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这样将研发成本分摊在每个镜头上来说当然贵一些了。镜头的生产工艺多年没有变化了,其成本也相对固定!越是高端镜头单生产成本就越高,在加上研发费用自然售价相对较高!实际上能购买起高端镜头的人毕竟是少数人!如果镜头生产周期足够长,高端镜头减价也是必然的!很多中低端镜头因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主要还是镜片使用有机玻璃,降低成本,同时出售量大,研发成本回收快自然价格不会太高。很多镜头结构简单且多年不变,也没有什么研发费用,生产工艺相对稳定,总体成本不高,价格就非常便宜了!比如尼康的50/1.8d。这类镜头的画质也非常不错的!手动镜头一般便宜更多的是缺少了电子配件,镜头结构属于经典结构,所以研发费用就少多了!不过有不一般的,就是手工磨镜片的,那种镜头就死贵了,贵的是人工和情怀!比如蔡司莱卡

为什么华为的旗舰手机必用徕卡镜头?

这几年,在手机市场中,国产手机可以说过得很滋润,不过,如果一定要说一个最的话,那自然就非华为莫属了。

其他公司只是在国内、或者东南亚吃得开,而华为却打开了全世界的市场。

尤其是徕卡标一亮,可以说直接助力华为打开高端市场。那么这个神奇的可乐标,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他有什么优势,让华为在高端市场这么吃香的?

首先说明,华为使用的不是莱卡镜头!而是徕卡认证的。但是华为和徕卡不仅仅是一个认证这么简单,而是深度合作!

有消息报道,徕卡旗下的Summilux光学结构就被用到了华为的手机上,也就是说虽然华为手机的徕卡认证镜头虽然不是由徕卡设计和制造的,但是用到了徕卡的光学结构。

其次,在手机镜头的具体设计、制造过程中,徕卡也有参与,包括对于散光、鬼影和光斑的控制;最后,即使是相片的信号处理这一过程中,徕卡也对华为手机提供了帮助,也就是说,徕卡和华为的合作是从镜头设计、制造到后期调色全方面进行的。

华为和莱卡再次合作的Mate10系列手机,是第三代莱卡双摄。新一代徕卡双摄像头***用了1200万像素彩色加2000万像素黑白双镜头,同时配合徕卡SUMMILUX-H双镜头模组,并***用双f/1.6大光圈,进光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在拍摄夜景时会显得更加明亮,更大限度的保留了细节和层次感。

第三代徕卡双摄的亮点在于成像的平衡度与光圈提升。光圈提升后有让普通拍摄可以获得更好的虚化效果,而自身处理能力提升能让照片表现变得更加均衡,这是优势。

对焦速度上也有着非常不错的效果。以相位对焦、激光对焦、深度对焦以及对比度对焦的“4合1”对焦方式,在对焦速度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配合AI芯片的快速实时运算和光学防抖技术(OIS),能够快速进行运动场景抓拍,捕捉到更清晰影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徕卡数码相机为什么这么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徕卡数码相机为什么这么贵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